刺絡也稱為刺血療法,或者稱為放血療法。其療效非常顯著,在中國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在馬王堆出土的漢帛書《五十二病方》第158條所記臷「引下其皮,以砭穿其旁」, 即是描述用砭石刺血的療法。
是否只有中醫才用刺血療法呢?那倒不是,無獨有偶,西醫在公元年前也已經有刺血療法,西醫的理論源自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體液醫學系統,及古羅馬醫學家蓋倫Galen的理論,他們認為人們生病是因為體内血液過剩所致,所以也用手臂刺血作治療方法,後來漸漸棄用。
現以漢族醫學為主的中醫本稱為漢醫,漢醫到了唐代,刺血療法更廣為應用,理論也更臻完善。《資治通鑑》卷二百三第40條記載了御醫秦鳴鶴刺血療法治病的案例。秦鳴鶴在唐高宗的百會穴及腦戶刺血,治癒了他的暈眩及目不能視。
金代著名醫家張從正撰寫的《儒門事親》卷一第49條,記載他自身曾患目疾,或腫或翳,休止無時。於是他在攢竹、絲竹空等穴刺血,刺絡出血量多達兩升許,三天後身體平復如故。親身的體驗令張從正對刺血療法更感興趣,潛心研究出頗具特色的刺絡放血療法。張從正認為刺血不僅可以發汗,還可以補虛。
到了明朝,楊繼洲《針灸大成》一書中,詳細記述了刺血的穴位及治療疾病的經驗。第二十篇〈診要經絡論〉曰「故春刺散俞,及與分理,血出而止,甚者傳氣,間者環也。」意即春天氣在外表,可取五俞穴,刺肝經之中封,膽經之陽輔。「夏刺絡俞,見血而止,盡氣閉環,痛病必下。」即是說夏天氣浮於更淺的體表,可刺孫絡上的俞穴。刺心包絡的間使,小腸經的支正,淺點刺出血而病除。〈九刺應九變論〉中曰「四曰絡刺者,刺小絡,血脈也。」意即尋找浮起之細小血管,用三稜點刺出血。
清代醫家郭志邃所著《痧脹玉衡》〈此下細述發蒙論所不盡〉內也對刺血治療急症作出著說。
近代兩岸專以刺血療法治病的較為突出的大陸有安徽的王秀珍,由其後人王崢、馬雯執寫之著作有《中國刺血療法大全》。台灣董氏奇穴的刺血部份,更是其療法之精華中的精華,婁收立竿見影之效。(董氏奇穴源起山東,因董景昌公隨軍入台灣而在台灣發揚光大。雖然董公不忘鄉情,但個人認為因其在台灣發揚光大後,弘揚至世界十多個國家,稱之為台灣董氏奇穴更為貼切。) 香港則較少醫師應用刺血治療法。
《素問·調經論》曰 :「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曰:「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甲乙經》指出刺血的重要性,曰:「經脈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筋,刺而瀉之萬全。」
氣血瘀阻如何治理?《靈樞·九針十二原》曰「 宛陳則除之。 」即是 「 通其經脈,調其血氣」。
而久病必有瘀、重病必有瘀、疑難病必有瘀,透過刺血的方法,就能即時有效地達到疏通經絡、去除瘀阻、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的功效。
治病時如果適當地結合刺血,療效更加顯著,病就好得更快。但刺血需有度,虛者不宜。董景昌公在給病人刺血後,讓病人服六味地黃丸,的確非常有道理,去邪之餘還要注重固本。
隔多少天刺一次血?急病、重病開始可三、五天刺一次,減輕改善後可一週一次,一般為十天至二週一次,視病情而訂。但絕對不能見取得宏效就天天刺血,或頻密刺血。適當刺血,是去瘀排毒,一般刺血後病人即時感到輕鬆。刺血過於頻密,就變成瀉過度,會傷及腎氣元氣,變成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了。舌黑兼六脈皆沉者,氣已絕,亦不能刺血,糖尿病者,容易流血難止,一般也不刺血。凝血機制不良者、暈針暈血者、飢餓、疲勞、緊張、大汗、大洩之後等,都不宜刺血。
操作時在四肢一般取浮起的青筋刺血,耳輪、胸、背刺血則以穴位或反應點淺刺0.5分即可。刺血量不宜太多,十滴八滴至三十滴左右,尺澤、委中、四花中、外等穴最多可至30~40ml,黑血出盡轉為紅色即可。操作時要嚴格消毒,針具可選用一次性的三稜針、注射針頭,耳輪、手指、胸、背也可用採血糖針刺血。
對於那些懼怕針刺,特別聞刺血色變的病患,五音療法自有非入侵性的瀉法代替刺血療法。
(版權所有,轉載時請列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