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五音療法研究中心

鮑魚雞腿湯

烹調滿室飄香的「鮑魚雞腿湯」秘訣 簡單易做的養生湯水,新手也變大厨~ 今天介紹的是海外朋友都能烹調的「鮑魚雞腿湯」,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十分有益,是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養生湯水~ 鮑魚雞湯烹調時滿室飄香。令湯水香氣四溢的秘訣,重點來自其中兩種食材:乾小元貝及在金華火腿,這兩味食材起了畫龍點腈的效果。特別是金華火腿,如果沒有加金華火腿,此湯水就大爲失色,失去其獨特的可口香味。乾小元貝價亷物美,有益之餘帶出湯水鮮味與甜味。 考慮到海外不一定能買到金華火腿,筆者改用各國都可以買到的培根Bacon代替金華火腿,效果非常好。 鮑魚雞湯的材料簡單,也容易烹調。選擇鮑魚豐儉由人,一般可選用價格大眾化的速凍鮑魚。 鮑魚雞湯特別對57、8歲以上,以及體虛人士來說,是非常適合飲用的養生湯水。 功效: 營養豐富,潤肺、滋陰補腎、健脾益胃、利五臟、增強體質。

簡單一招調心肺

簡單一招調心肺 梁斯真   今天介紹一招筆者個人自創的五輸穴之穴位調心肺方法,簡單有效,隨時隨地,人人可以做到。 黃帝內經曰「病在臟者,取之井」,難經曰「井主心下滿」。 古人掘地得水,以泉源出水處稱之爲井。五輸穴的井穴,如井水之所出,其氣正深,故井穴可以開竅。 我們選手指上井穴來調心肺。選的穴位是位於手大姆指的肺經井穴“少商”,再加位於中指手厥陰心包經的井穴“中衝”。少商穴和中衝穴除了其他療效之外,都可以治療胸口苦悶。 操作方法:我們把中指頭“中衝穴”按壓在大姆指“少商穴”上後,兩指再彈開,兩指再重按壓彈開。 彈指的動作,就像小時候彈珠子般的力度,彈珠子是以中指向前彈出,而此動作則以中指頭壓在大姆指外側,以大姆指彈出。 重覆此動作,可以做5~10分鐘。如果呼吸不太暢順的人,當此動作做了不到1分鐘的時候,馬上可以感覺到呼吸暢順。 這簡單有效心肺兩調的動作,隨時隨地可以做。不論晨運散步或平時走路、坐著、躺著都可以做,非常簡單,方便而有效,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試。                                             (版權所有,轉載時請列明出處)

抗菌殺病毒的小妙招

抗菌殺病毒的小妙招 梁斯真   蒜頭是烹飪菜餚常用食材。 蒜頭含有豐富的硫胺基酸、大蒜素和硫化合物。 蒜頭含的硫化合物有很好的抗菌消炎的效果,能抑制和殺滅真茵及病毒。可以堪稱爲植物中的天然抗生素,可以起到殺菌和預防多種疾病的作用。 用蒜頭搗爛取其汁滴鼻,還可以防治感冒。特別是外感初起打噴嚏流鼻涕時,把蒜頭去衣,括去表層讓汁可以滲出,然後將蒜頭在摩擦鼻孔內壁,即時可以停止打噴嚏,亦不會發展成爲感冒。 疫情流行,民眾外出時,不妨用蒜頭汁擦在鼻孔內壁,有助殺菌抗病毒,減低受感染的機會。                         (版權所有,轉載時請列明出處)

03

象拔蚌鷄湯

今天煲個好飲又易烹調的四季養生湯水,有助保肝、補腎和提高免疫力。 功效: 補充身體營養,提高免疫力、保護肝臟、補腎陽虛、利尿消腫、降低血黏度、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

淺談指駟馬穴的發揮

淺談指駟馬穴的發揮 梁斯真   筆者日前手因工作過勞,手大姆指的拇短屈肌及食指的蚓狀肌及第一骨間背側肌有點勞損,第二天睡醒感到頗為疼痛。同時剛好那兩天皮膚有點過敏。 生活在分秒必爭的都市,爲了節省時間,去晨運時扎了指駟馬穴去快步走。不到十分鐘,手患處的疼痛消了很多,當結束了45分鐘的晨運後隨之出針,食指的蚓狀肌及第一骨間背側肌疼痛消除,大姆指的拇短屈肌靠近靈骨處衹剩大約2%極輕微的疼痛。如果當時扎指駟馬穴同時再加一針反後絶穴,就可以完美治癒。 指駟馬穴:五音療法用商音。屬董氏奇穴,位於食指第二節中線靠中指旁開2分,共三穴。主治:皮膚病、鼻炎、耳鳴、耳炎、肋膜炎、肋膜痛。(1) 到目前爲止,據筆者所知,尚未有人提出指駟馬穴能治療手掌骨間的筋肌疼痛,那爲什麼用指駟馬穴除了治皮膚敏感等之外,對拇短屈肌及食指的蚓狀肌及第一骨間背側肌疼痛,同時也能取得如此好的療效,原因有三: 一、指駟馬穴屬董氏奇穴肺分枝神經,同時位於十二經大腸經上,與肺表裡,故一穴治兩經。 二、另一個重要的關健是:用穴的時間點。筆者去晨運的時間是早上六點多,取穴時正值卯時走大腸經。臨床中以子午流注取穴,往往效果非常好。有些穴位,同一穴位,不同時間應用療效截然不同。 三、手掌骨間的筋肌因勞損疼痛急性發作,可以看成次急。疼痛説明有發炎的現象,發炎就有熱的問題。指駟馬穴穴位在井穴與滎穴之間,就有井滎之穴性,故能治次急。 另需要留意的是:盡管手經治療後不痛,患手仍然必須休息不要操勞,以防再度勞損引發痛症。 參考資料: (1)楊維傑,《董氏奇穴講座・穴位學》(美國:美國中醫文化中心出版,2006)頁060。   (版權所有,轉載時請列明出處)

追本溯源,標本兼治,治病就是這麼簡單!

追本溯源,標本兼治,治病就是這麼簡單! 梁斯真   治病,醫師首先應該做到診斷正確※,而且要追本溯源,從病的源頭治療,這樣治病就不難,而且能根治。 例如常見的痛症,大部分是筋骨引起的疼痛,此時筋骨錯位就是致病的源頭。此時矯正筋骨是必要的。如不矯正筋骨錯位,就算止了疼痛也是暫時的,不久疼痛又會再次發作。矯正了筋骨錯位後,疼痛也就好了一大半。矯正骨骼錯位,就能得到迅速的療效以及根治。 又例如腫瘤,中醫一般認主要是氣、血、痰、食的鬱結積聚所致,其中氣血鬱結為主因,其次為痰食積聚。但卻少有認真去追本溯源是什麼原因造成氣、血、痰、食的鬱結積聚。 筆者在2011年就提出造成以上這些問題,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骨骼錯位,導致氣血不通鬱結所造成的論點。從臨床中矯正骨骼錯位後,腫塊馬上消除或縮小可見一斑。這論點鮮有人提及,這一重點在治療時往往被醫者忽略。如果是骨骼錯位引起的氣血鬱結,不矯正骨骼錯位就難以根治。 脊椎連著神經,神經連接臟腑,當很多疾病難以治好時,治療時就得考慮從脊椎錯位著手治療,調整受壓神經,調通氣血,這樣才能治好臟腑的疾病。 又例如甲亢的眼突,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的併發症之一。其眼突造成原因復雜,主要是甲狀腺激素的過量导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而使眼外肌和提上瞼肌張力增高、因眼眶周圍細胞浸潤、水腫、結締性組織增生等原因。治療時就必須要與甲亢同時治療,甲亢不治好,只針對眼突治療,恐怕效微或圖勞無功。只有治好甲亢,眼突才能治好,別把次序弄錯了。而甲亢是內分泌疾病,有內因和外因,一般多為外因(情緒刺激)引發內因(內分泌失調)所致發病。治療甲亢和甲亢引起的眼突治療也不難,治療時都可以立見其效,包括病人整體即時感到舒服很多、眼突即時改善及甲狀腺腫大即時縮小,有機會上課時開個專題講。 五音療法和針灸,都是調整氣血的很好的療法。都是行氣行血,故扎針時切忌扎太多針,因為針多氣亂,釘多船爛。 針灸時能用一針,就不用兩針,能用兩針,不用三針。盡管現代自然環境受到汙染改變,出現前所未見的超級細菌和超惡病毒,加上現代人壓力很大,壓力大也會引發各種病,很多患者同時患多種病或出現多種症狀。雖然疾病與環境已今非昔比,但用針最多不要超過八針。經絡也是一種通道,針灸是走氣調氣血,滿身針者有機會令各經氣血調整時不順,或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得不償失。打個簡單比喻,如果馬路上有太多車行走時,會造成交通怎麽樣? 治療疾病時追本溯源,標本兼治,這是治療疾病的重要原則。掌握這個原則,那麼,治病就是這麼簡單! ※如何正確診斷,可參考筆者著作《治病就是這麽簡單:五音療法與董氏奇穴的絶妙搭配》,內有詳細解説,大都會文化出版。   (版權所有,轉載時請列明出處)

談正骨後 如何盡快復原

談正骨後 如何盡快復原 梁斯真 * 原文發表於五音療法研究中心Facebook(2017年1月3日)。   俗語說「傷筋動骨一百天」是什麼意思呢? 人體的關節是靠韌帶來固定,當關節發生移位時,韌帶同時會被拉鬆移位,拉扯著筋肉至出槽,使整個筋膜系統都被扯歪。由此造成經絡氣血不通,身體因而「不通則痛」,體內的功能運作也因此同步出現變化,影響臟腑的功能使其失調,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形成腫瘤,所以矯正錯位的關節是很重要的。 當我們把錯位的關節矯正後,此時關節周圍的韌帶就像被拉鬆的橡皮帶,並不能夠馬上收緊回復到健康緊湊的狀態,復原就需要一定的時間。要多長時間才能收緊因錯位拉鬆的韌帶呢?大概需要一百天左右,這就是「傷筋動骨一百天」的意思。 因此,骨關節在韌帶還沒有完全恢復健康緊湊的狀態下,難以得到固定,只要姿勢梢為不正確,關節很容易再次錯位。 至於骨骼有多容易錯位?由我們經常在報紙等媒體看到醫生介紹病人在打個噴嚏或一陣猛烈的咳嗽後,即引起頸椎間盤或腰椎間盤突出就可想而知。 筆者經過三年的研究,終於研究出如何用五音療法幫助骨傷病人加快收緊拉鬆的韌帶,但也是「盡快收緊」韌帶,並不是「馬上收緊」韌帶。 所以當醫師給病人矯正錯位的關節後,休養復原的使命與責任就落在病人自己身上了。病人要時刻保持正確良好的姿勢,坐姿要端正,不能翹腳,站立不能交叉腿,睡覺要平臥。治療期間,病患自己不能去搖動患處關節。膝蓋有問題者不能跑步、走樓梯、斜坡。顳顎關節症候群病患者口不能張得太大,不能吃堅果和太硬的食物,不能咀嚼口香糖(香口膠)、魷魚絲等。這樣的保養有利於矯正後的關節得以固定復原。 打個比方,如果治病不介口,患了咳嗽,吃了藥又去吃雪糕,喉嚨痛吃了藥又去吃煎炸的食物,那咳嗽和喉嚨痛會好嗎?藥服了也變成無效。 關節在沒有固定復原之前,姿勢不當是很容易使關節再次錯位,要理解這也是治療中難免的過程之一,所以治療需要耐心和時間。由於復原需時,如果醫師把錯位關節矯正後,又因姿勢不良再次使之錯位,這並不是醫師上次的治療沒效,而是病人要檢討自己有沒有保持良好的習慣和姿勢,去配合醫師的治療。從中找出原因,吸取經驗教訓,改正不良習慣和姿勢,使矯正後關節能盡快得以固定復原。 請記住,矯正錯位關節的康復,是要醫患共同攜手合作,才能達到成效和完成的。 希望學習正骨的醫師及病人透過本文認識傷筋日動骨多一點,免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文章誤導。   (版權所有,轉載時請列明出處)

蟲草花雞湯

抗疫期間,除了做好各種措施,增強身體免疫力是重要的一環。 今天介紹一款老少咸宜、增強身體免疫力、四季都適合飲用的養生湯水。 功效: 增強身體免疫力,對夜尿頻多、頭暈耳鳴、身體虛弱者有益。

鮑魚雞湯

今天介紹的「鮑魚雞湯」,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十分有益,且四季皆宜,是男女老少咸宜的養生湯水~ 鮑魚雞湯的材料簡單,也容易烹調。選擇鮑魚豐儉由人一般可選用價格大眾化的速凍鮑魚;要求高者亦可選用昂貴的澳洲青邊鮑)。 特別對57、8歲以上及體虛人仕來說,是最適合飲用的養生湯水。 功效:營養豐富,潤肺、滋陰補腎、健脾益胃、利五臟、增強體質。

突然腹瀉的特效治療

突然腹瀉的特效治療 梁斯真   發生突然腹瀉,大致有以下兩大原因: 一、細菌感染:突然腹瀉與細菌感染有很大的關係。例如吃了含有大量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志賀菌等細菌的食品時,就會發生急性腸炎或菌痢,特別是當身體抵抗力低下、腸胃虛弱的人,更容易發生細菌感染性腸炎。 二、病毒感染:除了細菌感染引起的突然腹瀉,病毒感染是另外一個重要原因。而感染病毒的主要途徑也是吃了受污染感染的食物。很多種病毒感染腸道之後,都會引起腹瀉。臨床中常見的引起病毒性腹瀉的病毒,包括了輪狀病毒、諾瓦克病毒、柯薩奇病毒等等病毒,患者在病情發作後會出現腹痛、腹瀉,還會出現發燒、噁心嘔吐等多種症狀。 我們可以用穴位治療,治療的特效穴位有: 董氏奇穴之腸門穴,穴位在小腸經上,距離腕豆骨三寸。在全息對應中,中太極對應相當於大腸、肛門部位,治急性腹瀉特效。在腹痛裡急後重或腹瀉急欲如廁時,以手按壓腸門穴即能緩和肛門及大腸之緊張狀態。(1) 門金穴亦是董氏奇穴,屬胃經,位於足部第二蹠骨與第三蹠骨連接部之前陷中。門金穴透過手足陽明經相通,能補氣通大腸,調和肝脾不和,是治療腸胃炎之要穴。(2) 足三里則是十四經之胃經的合土穴,亦是回陽九針之一。四總穴歌曰「肚腹三里留」,兼「合治內腑」,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理脾健胃之功效。(3) 近日案例: 一患者,候診期間,突然感到便急,趕緊上廁所,不到1分鐘還未走到廁所,途中已經失控腹瀉了。 患者清洗完畢回到診室後,以五音療法為其治療。取穴: 三里穴~宮音、門金穴~宮音、肝門穴~徵音、腸門穴~徵音。  患者擔心回家路上又會有腹瀉失控的尷尬情況,筆者說:「治療後應該不會了。」果然治療後,腹瀉即止。 患者第二天早上大便已經正常,但肚子仍有輕微不適的感覺。第二天復診,效不更方,取穴同上。治療完畢,患者說不適感已盡消,肚子感到舒服。 關於腸門穴、門金穴及足三里治療各種腹瀉的應用,作者在《治病,就是這麼簡單:五音療法與董氏奇穴的絕妙搭配》一書中,另有更多的案例詳細解釋。 穴位參考資料: (1.)(2.)楊維傑,《董氏奇穴講座——穴位學》(美國中醫文化中心,2006)。 (3.)梁斯真,《治病,就是這麼簡單:五音療法與董氏奇穴的絕妙搭配》(大都會文化,2016)。   (版權所有,轉載時請列明出處)